志萍的三分田

以中文为锄 以英文为铲

07月 9th, 2010

【原创】2010年人大新闻学院考研经验第二篇:如何做笔记和分配时间

考研经验, by 李志萍.

 

《参考书目篇》写完之后,有同学还有疑问,我再集中回答一下。写考研经验有点私心,就是想为我新建的这个个人网站www.lizhiping.me拉点人气。如果你看了我的“考研经验贴”觉得有所收获的话,欢迎你把我的网址发到网路的其他地方去。  

问:“买别人的笔记有用吗?该怎么样做笔记?”

如图所示,右边复印的是我花钱买的一大摞资料。左边的六本是我自己手写的笔记,包括中新史,世新史,新闻理论,传播理论,传媒经济学,新闻实务,一共写了534页。

买的资料有没有用?我觉得对我来说还是有用的,因为像我这样的跨专业考生,要在半年的时间内消化掉那么多参考书,是很有难度的。“闻道有先后”,通过揣摩人家做笔记的方法,可以学习他们作为学习者的思路。当然,如果你本科已经学了四年新闻,或者你觉得你这么多年形成的学习方法已经很适合你,无须再改进,或者你从大一大二就开始准备了,时间上不是很紧迫,那就省下这笔钱吧。  

我去年买笔记也没有什么经验,先是在一个专门卖考研资料的网站上买的,觉得号称的所谓“专业机构”可能会正规些,更有保证。但是收到后发现他们的资料虽然很多很重,凑足了分量,其实仔细一翻,多是东拼西凑,内容陈旧过时,毫无逻辑可言,你买了也分不清到底哪儿是重点。笔记是要减轻你的学习量,这样反倒增加了,而且增加的不仅是学习量,还有心理负担。

后来我又买了一个学长考研期间整理的笔记,虽然纸张少了很多,但是思路清楚,内容准确,价格还便宜。有价值的考研资料非常奇缺,我去年想找刚考上的学长学姐买笔记,找都找不到的。我买这位学长的笔记的时候,他都已经研究生毕业了,所以用的教材还是原来的参考书目里的,也没有传媒经济学等内容。

我觉得看别人的笔记,最重要的意义是启发你自己的思路,能够短时间内掌握一个框架,建立一个层级目录。所以你要心里有数,买了笔记并不能保证你一定能考上。别懒,别只是看,一定要动笔整理一版属于自己的笔记,至少也要列出提纲,画出脉络图。自己一边思考一边做笔记,才是一个真正能将知识内化的过程。

我看一本书大概是这样:先浏览一遍,掌握作者的写作框架,有个整体的印象。然后再精读一遍,根据笔记理解重点内容。最后再写一遍,形成自己的笔记。做笔记不等于抄书,你要会把“干”的东西捞出来,著述者的解释例证这些你读懂了就好,只需把核心内容观点整理出来。同时呢,做笔记的过程中要尝试创造自己的语系,因为你跟著述者的知识背景肯定是不同的,思维模式也不可能完全一致。

比如我在做《传播学教程》这本书的笔记的时候,就没有按照人家那个章节来安排,而是分成了“传播与传播学(一章,三章,四章,十四章,十五章)”,“媒介研究(二章,八章,九章)”,“受众研究”,“效果研究”,“传播类型”这五大篇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的。  

写到这里,我想起来我的两个同学。一个是初中同学,她学习比我刻苦,那股能吃苦的劲儿我看着都有些心疼,可是她没有形成自己灵活掌握知识的方法,最后我考上了重点高中,她没有。另一个是高中同学,她家里比较有权势,父母经常请班主任吃饭,老师自然会多“照顾”她一下。照顾的表现之一就是安排她跟我同桌,这样她就可以跟我学我是怎么做读书笔记的,我买了什么样的辅导书,可最后我考上了重点大学,她没有。所以,如果想在读书的路上有所收获的话,必须将“我能学”跟“我会学”结合起来。  

我在考研论坛上经常看到有人买笔记被骗,这就需要你提高自己的辨识能力,别轻信别人,别没聊几句就付钱了,多问问他的一些情况,至少得问出来他的真实姓名,然后到录取名单里去找找有没有这个人吧,最保险的是双方商量好采用支付宝来交易。

问:“我每天得学多少个小时?专业课和公共课该如何分配时间?”

 这个问题我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,因为每个人的基础不同,我可以介绍一下我的情况,但是你的学习计划只能由你自己来安排。

我从小喜欢读书,阅读量是比较大的,这可以从我博客上的文字输出看出来。虽然我以前读的这些书里没有这次考研出题的书,但是有与传播学密切相关的一些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书籍。我虽然是跨专业,却觉得自己的专业跨的很自然,也就是具备了常识性的知识,已经对现象有所观察,理解高度概括的理论就会变得容易很多。有一个同学因为历史学的差,所以在看《中国新闻史》的时候,需要把高中的历史课本先找出来看一遍,对他来说,半年的准备时间是远远不够的。  

至于政治和英语,那更是实实在在讲求基础的。我实际花费在这两个科目上的时间,大概只有专业课的十分之一吧。所以在第一篇里,对于公共课的复习方法我只字未提,因为我觉得我的方法不具备普适性。我之所以敢花费较小的时间成本,跨专业考国内最具声誉的新闻学院,是因为我了解我自己,我知道我的政治和英语用不了花多少时间。

就拿英语来说吧,很多人说,考研就是考英语,我倒不敢说这么绝对,不过如果你的英语底子好的话,考研真的是很有优势的,因为可以节省下很多很多的时间。我本科因为985高校的氛围,也没觉得过六级是多大点事儿,因为大家都过了。我那时候还打算直接出国留学,GRE也苦读过一阵子。最重要的是,我在大学里做完的老友记十季的英语笔记,这不是人人都能坚持下来的。

接下来我要说的话,可能不好听,尤其对准备二战三战的同学。我希望读这篇文字的人能够看到我说真话背后的真诚,能够沉下心来思考几分钟,而不是一触到你的痛点就反弹性的跳起否认。  

武侠里常会有这样的情景,原来你学过易筋经,任督二脉已经打通,再学下一门功夫就很快了。我妹妹让我给她讲背单词的方法,词根词缀什么的,她学的很好,我举的那些例子她也都能记住,可是让她扩展一下,活学活用她就发散不了,没有那个单词量。我从这件事也悟出一个道理:学知识就像是去银行存钱一样,你存100,别人已经存了1000,在同样的时间内,同样的利率下(我们的智商相差无几),存1000的人的利息(新增的知识)自然比100的要高,然后这些利息再计入你的知识储备,往上的增长差距会拉的越来越大。不管你是有个“富爸爸”还是“官爸爸”,纵然他们的财富和权力可以传承给你,但是在知识的银行里,你必须像蚂蚁搬家一样,自己一点一点的积累。  

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考研要有复试,为什么复试中也会刷掉一些初试成绩高的人,因为老师看重的是你的知识储备,是你读这两年研能生出多少新利息的潜力。今年人大的研究生招生录取简报还没有出来,不过我感觉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。第一是保送和推免的人数比往年增加了,2009年公布的传播学的录取比是333:33,这333人里应该还包括保送生和推免生,今年这个数字还要增加的话,你一个人要竞争的绝对要大于10个人。第二是今年复试的时候又刷了十几个人,有人统计说是17个,而听学姐说2009年进复试的都留下来了,没有刷人。这应该能说明一个倾向,那就是复试放进更多的人进来,最后更注重考察综合素质。  

在考研之前,你不妨跟我一样给自己的实力做个SWOT分析,厘清自己的优势、劣势、机会、风险到底是多少。绝大部分时候,失败不是因为缺乏机会或者有失公平,而是因为以前该努力的时候,你没有竭尽全力,对不对?不管高考录取时各省之间有多么不公平,既然同省的人有考上的,你没有做到,就说明你跟别人有差距。如果非要让我将考研跟高考做个比较的话,说实话,我觉得我整个考研的过程要比高考轻松一些。如果你觉得我说的“知识银行”有道理的话,你想趁现在把以前比别人落下的欠款补上,这样的增长必然是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的。其实,如果你能这么想的话,就不会再怨天尤人,担心录取会不会有黑幕啊,抱怨为什么调剂只要本科是985或211的。把心态放好,对你自己追求更高的进阶也是有帮助的。   

问:“什么是期刊?” 
 
我当然不会在这里给你解释“什么是期刊”,我要说的事情是,这种抬手用搜索引擎一搜就能知道的答案就不要问我了。都是准备要考研究生的人了,这样自己查一查就知道的问题还要问我,那将来真要是考上了,是不是文献检索都要再交给导师呢?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,比如“人大新闻学院有传媒经济学吗?”,“那本书要在哪里买呢?”,“我四级考了多少分,你觉得我考研英语能过线吗?”等等,我都不想举了。
 
我可以回答你的问题,但是希望你要问的有点水平,能够触动让我思考的神经,而不是too simple,too naive。我已经比较有耐心了,去年我都买了学长的笔记,我问人家问题人家都说忙,想让他给说说怎么看书,人家都提出要按小时付辅导费呢。请你像珍惜自己的时间一样珍惜我的时间。
 
 

版权声明:

凡是网站注明“原创”的作品,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
经本人同意授权使用的作品,必须署名作者“李志萍”并注明本网站的原文链接。
违反上述声明者,皆构成侵权,本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如果您认为本网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同本站长联系lizhiping0309@163.com

 

相关日志

Back Top

回复自“【原创】2010年人大新闻学院考研经验第二篇:如何做笔记和分配时间”

评论 (17) 引用 (0) 发表评论 引用地址
  1. 木之丁 : 2011年10月26日17:22 回复

    志萍师姐,找到你的网站就像是找到了一个港湾,一直在茫茫的考研大海中挣扎却从没看清过方向,我心里只有人大传播学,可梦想却被现实中那么多的迷惑和否定一次次摧毁,谢谢你可以给我方向和动力,我想我会尽力的!

  2. 马晓云 : 2010年08月25日15:19 回复

    2009年跨专业报考复旦大学的新闻系研究生,意料之中也意料之外的失利。此后多少对自己有些失望,再也不开口提这些。但是心底的梦想仍在,这一点内心十分清楚。也许,我应该再给自己一次机会。刚好看到你的博客,也想借鉴一下你的考研笔记。希望不是很唐突。

    • 李志萍 : 2010年08月25日17:55 回复

      考研的问题加我QQ吧 870558309

  3. 张旭阳 : 2010年08月18日23:51 回复

    很感谢你的经验分析,我也是跨专业跨学校考研的,我2010年也考的人大的传播学,但是到复习末期自己心态调整不够,计划全盘打乱,最终没有如愿以偿。
    今年准备继续战斗2011年的,本来自信就不足,没给自己太大的希望,看了你的经验分析以后,有些感触,更学习到了不少,知道自己的不足与劣势,准备继续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去。您的文章算是对我有不小的启发和鼓舞吧!
    如果这次如愿考上的话,希望能当面表示对你的感谢,哈哈!我想参考您的笔记,不知道怎样能得到?

    • 李志萍 : 2010年08月18日23:56 回复

      你加一下我的QQ吧 870558309

  4. 呼噜 : 2010年08月18日19:57 回复

    非常感谢~而且你真的又有毅力又热心,谢谢你~^^

  5. 无源之水 : 2010年08月02日23:01 回复

    有幸能光顾到这个个人BOLG
    安静的读了一些文章,还是有很深的感触
    社会这么浮躁,能像博主等这样潜心学术的,真的很景仰,很羡慕!
    会时常来光顾的,值得学习的东西很多!

  6. 小米 : 2010年07月23日23:57 回复

    写得很好,谢谢学姐了~~~

  7. : 2010年07月17日17:39 回复

    师姐的意思是做两遍笔记么?一个详细版和一个简略版   我觉得我的问题是很多知识点和概念不能很好的联系起来,比如从把关人联系到文化霸权,我自己是想不到这么深的,不知道师姐有没有一些好的联想的方法可以提供呢

    • 李志萍 : 2010年07月17日18:56 回复

      笔记做一遍就行了,在复习笔记的时候可以再列个提纲或画个脉络图之类的。至于你说的联想这种发散思维,我觉得这是多年读书思考养成的一种自成一格的习惯吧。我能在帖子里举几个例子,但是我不能在这里把所有的知识点都给你讲一遍啊。

      如果你以前不擅长做笔记,可以学习一下过来人的思维。说实话,本来我呢觉得自己一直是善于学习的,用不着看别人的笔记,甚至还有点舍不得花这钱。但是因为是跨专业考,以前完全没接触,在看完一遍书之后,发现自己脑子还是混沌一片,到这时候才有点慌了,才开始找别人的笔记来借鉴的。

  8. bianbianDeng : 2010年07月15日00:07 回复

    学姐 读罢无限景仰 我想买您笔记 成么

    • 李志萍 : 2010年07月15日01:02 回复

      呵呵 写这篇帖子的初衷本来是想给我新建的这个网站拉点人气的 结果有好几个同学想要我的笔记 你要是也想要的话 我可以给你加印一份儿 可以加我QQ:870558309 或邮箱lizhiping0309@163.com 说明你想要的科目等细节

  9. 清音 : 2010年07月10日14:49 回复

    以后我会经常来给你增加点人气的

  10. 清音 : 2010年07月10日14:48 回复

    第一次进来,看到你的网站有点激动,很感动,网站做的很不错,内容也很让我受益!

  11. evergreen1989 : 2010年07月09日23:06 回复

    恩 谢谢学姐的指点~~~希望通过学姐的方法可以让自己的学习效率更高一些。主要是,现在自己只要一开电脑,时间就会耽误在一些没用的娱乐上~
    学姐,我也是跨专业的。而且一点基础都没有。需不需要去报那种专业课的辅导班呢?还有之前问过您关于实务方面,可不可以自己写一些评论或者消息让您指点一下呢?

    • 李志萍 : 2010年07月22日16:18 回复

      很多同学头痛实务,我给出的建议是:

      第一,书是要看的,因为新闻写作与我们平时的写作不同。我考研前有个博客专栏,点击率还不错,不过我那时候写的文章多是感性的,具象的,延展性非常强的文字,注重自我心理的表达与释放。可是新闻写作就不同了,它是白描的,哪怕你要用事实说话,也要克制理性。至于倒金字塔,跳笔这些,更是新闻写作独有的,你必须要知道。如果不看书,哪怕你文采斐然,写出来的新闻作品一看就是个缺少专业训练的外行。

      第二,看完书之后,消息和评论的写法有好几种,你不妨都试试,然后呢,找出你用着最顺手,最擅长的一种写法,就像是英语写作的模板一样,也规划出自己新闻写作的一套模板。考试的时候,不管给出什么样的材料,你都可以套用模板,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,并且能做到心中有数,不慌不乱。

  12. lotus_xiaoxi : 2010年07月09日22:37 回复

    写的很好,看到考人大新闻的学姐写了这么好的经验贴,非常感动和感谢。

  1. 没有任何引用。

给我留言

欢迎 再次光临 [ 更改 ]


有人回复时邮件通知我 / 快捷键:Ctrl+Enter

Posts Protect Plugin by http://blog.muffs.ru